首頁 > 專題專欄 > 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|
今年以來,千陽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市“三個年”活動安排部署,把“三送一解”聯企幫扶作為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有效抓手,建立“一企一組”包抓機制,突出縣級領導帶頭、部門協同聯動,集中時間節點開展入園進企服務活動,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。截至目前,全縣共培育經營主體7951戶,個體工商戶6109戶,企業1488戶,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8戶。1-7月,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同比增長5.1%,累計爭取中省市到位資金11.07億元,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5個。
一是圍繞企業所需送政策,送到“家門口”。制定《關于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》《關于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》《千陽縣民營企業懇談會議機制(試行)》等文件,編制《千陽縣惠企政策指南》,涵蓋金融扶持、營商服務、政策保障等8個板塊158項內容,逐步完善惠企政策全鏈條全流程服務機制,按照免申即享、即申即享、承諾兌現等多種方式,構建政策兌現“直通車”,全面推動國家和省市一攬子惠企政策措施落地生效。出臺《千陽縣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扶持獎勵辦法》,設立扶持獎勵基金,鼓勵工業企業轉型升級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,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效。指導全縣1307個經營主體注冊“陜企通”服務平臺,實現“訴求一鍵提”“政策一站通”“服務一網匯”。
二是圍繞企業所盼送服務,幫到“心坎上”。制定《千陽縣提升重點產業鏈發展水平的實施方案》《千陽縣中小微企業“十百千”培育行動方案》,堅持由企業上門“要服務”向政府上門“送服務”轉變。強力推行中小微企業“十百千”工程,加快推進企業技術改造,推動新舊動能轉化,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、優勢骨干企業提質增效、新生企業快速成長。截至目前,培育省級民營經濟轉型示范企業1戶、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7戶、高新技術企業10戶、科技型中小企業10戶、“專精特新”企業1戶,申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項目1個、中小企業設備類技術改造項目1個。對今年引進的5G大通道光纖及器件規模化生產項目及時落實“三減兩免”(前三年免房租,后兩年房租減半)招商引資政策,推進養老、工傷、失業等惠民政策主動嵌入企業,實現5天辦證、3天招工、21天投產;高分子新材料生產線項目簽約到投產僅用5個月。
三是圍繞企業所想送要素,扶到“關鍵處”。召開政企座談會4次、企業家沙龍1次,協調解決銀行貸款額度1.8億元,為飛天乳業、縣生產資料公司等企業爭取項目資金580萬元;為寶雞潤陽稀有金屬材料公司等5戶企業累計申請貸款額度9000萬元;為森寶蜂業、潤陽金屬等6戶企業兌現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扶持獎勵資金49萬元;為華西工貿、耐特橡膠爭取“兩化融合”貫標A級補助資金各10萬元。為康特陶瓷、秦能鋰電等8戶企業申報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項目,推動企業智能化轉型,提升能效水平。組織開展“人社進園區”活動,為11戶工業企業招工217人。將“新時代警民之家”法治平臺拓展到工業園區,掛牌成立縣法律援助中心工業園區工作站,及時精準解決園區企業發展中遇到的法律問題,為企業依法經營、健康發展提供精準高效、方便快捷的法治服務。
四是圍繞企業所急解難題,打通“堵塞點”。印發《關于深入開展縣級領導干部遍訪“五上”企業活動的通知》,全縣領導干部帶頭踐行“一線工作法”,堅持每月深入企業調研走訪2-3次,建立遍訪“企業”工作臺賬,梳理企業訴求清單,對問題解決情況每周匯總研判、動態銷號,扶持企業做大做強、做精做優。截至目前,共征詢企業訴求177條,已協調解決173條,占總訴求的97.7%,其余訴求正在加快推進解決。今年以來,針對園區員工上下班“乘車難”問題,定制開通工業園區公交專線,全力滿足企業員工日常通勤需求。針對園區陶瓷企業運輸量大、運輸費用高等問題,及時對接寶雞港務集團、西安車務段,聯系捆綁園區9戶陶瓷企業,協調國內公路鐵路聯運等運輸費用整體下浮30%,打通外貿銷售渠道,利用中歐班列對外銷售瓷磚20多集裝箱,銷售收入200-300萬元。針對飛天乳業聲譽受損和消費者權益受損事件,及時調度政法、公安力量,趕赴深圳調查取證,為企業挽回損失100余萬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