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專題專欄 > 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|
麟游縣積極踐行“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”理念,多管齊下,形成“全鏈條響應、多維度協同、閉環式服務”的法治營商環境新模式,以實際行動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。
法潤企行促發展。開通服務直通車。組建“法律幫辦團”,建立常態化入企走訪機制,上門或遠程為企業提供法律服務事項“加急辦”“協助辦”“帶領辦”等全程幫辦代辦服務45次,幫助企業解決交易合同、土地污染、注入資金、訴訟立案等問題23件,電話、微信等遠程響應咨詢328次。打造服務新場景。實行全天候服務機制,推行“午間不打烊”接待制度,提供延時服務60余次;定期通過“茶話會”“交流會”等形式,組織開展“送法進企業”“送政策進園區”等活動56場次,發放法治手提袋、宣傳冊、法治圍裙等特色物料8000件。培育人才強根基。培育“法律明白人”4000余人,成立普法宣傳、政策宣講小分隊,組建“政策翻譯官”隊伍,幫助企業精準解讀惠企政策,提升企業學法、懂法、知法、守法意識。
三措并舉疏企難。雙線聯動聽企聲。線上建立聯企微信群,線下搭建聯企服務站,邀請企業負責人、行業協會代表等暢談,及時了解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、政策難題等25次。法律服務延觸角。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、7個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、66個村4個社區和兩亭工業園區實現公共法律服務自助查詢終端全覆蓋,組織32名法律顧問、律師定期在基層站點“坐診開方”。風險預警防隱患。指導建立經開區、公安、司法、人社等部門聯動協作機制,形成工作合力,對可能引發糾紛的苗頭事件、疑難糾紛,主動介入,防止激化,化解風險21個。
協同共治解企憂。多端發力攻堅。依托“陜企通”、陜西政務服務網、12345便民熱線等平臺,結合“兩會”“法治進園區”“政企座談會”等活動,對企業提出的合理訴求,交由相關部門集中辦理,協調解決土地手續、融資貸款等問題25個。行業專職解憂。根據工貿、住建、文旅、市場監管等行業領域特點,確定專職調解員,邀請律師、法律工作者等行業專家擔任特邀調解員,不斷提升各行業領域矛盾糾紛化解專業化水平,調解成功率達100%。法治體檢護航。組織公共法律服務中心、律師事務所、基層法律服務所人員深入企業,圍繞知識產權保護、合規性經營、勞動合同簽訂等方面,有針對性地開出“法律良方”20個,解答企業法律問題50件。
多元保障暖企心。柔性調解化紛爭。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類糾紛,第一時間組織調解力量介入,通過情、理、法相結合的方式,開展調解工作,對調解不成的糾紛,引導企業通過法律途徑解決,并為其提供法律援助。截至目前,共調解涉及企業勞動人事、市場競爭等糾紛10余件。法律援助解疑惑。針對企業群眾糾紛處理中存在的法律知識盲區,借助專業優勢力量,提供“面對面”免費法律咨詢服務,解答企業群眾法律咨詢82人次,確保合法訴求得到法律支持,有效防止矛盾糾紛激化反復。信訪化解見真章。針對企業各類信訪訴求,建立包抓臺賬,多渠道多方式尋求處置手段,合理運用各項政策規定,全方位化解涉企矛盾糾紛,累計化解涉企信訪案件23件,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30多萬元,信訪問題及時受理率和按期辦結率均達100%。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