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專題專欄 > 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|
深化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開展以來,鳳翔區創新構建“數據歸集-服務創新-應用拓展”三位一體信用生態體系,通過實施信用數據資產化、信用服務普惠化、信用場景多元化三大路徑,形成信用建設與營商環境互促共進的“鳳翔模式”。
數據治理構建“信用基座”。全量歸集實現三個覆蓋。建立“1+18+N”信用數據體系(1個信用大數據平臺、18個重點領域、N個應用場景),實現公共信用信息應歸盡歸。截至目前,累計歸集“雙公示”信息9515條、行政管理信息15925條、涉企特定信息2700條、信用承諾信息3650條,形成全區經營主體信用檔案庫。修復機制打造陽光通道。嚴格落實《失信行為糾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復管理辦法》,推行懲戒糾偏與《信用修復告知書》同步送達機制,指導企業快速完成信用修復,累計完成信用修復91例。實現了“懲戒”與“糾錯”雙向銜接,有效提升了企業合規經營意識。分級監管實施精準滴灌。推動交通運輸、生態環境、市場監管等18個領域建立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度,將經營主體劃分為A(優秀)至D(嚴重失信)四類,通過差異化監管措施,顯著提升行政效能,優化監管資源,為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服務創新激發“信用動能”。政務誠信引領陽光政務。積極發揮政務誠信示范引領作用,全區12個鎮、32個部門簽署政務誠信承諾書,建立政府失信責任追溯機制,積極帶動商務誠信和社會誠信建設,形成“政府帶頭、企業跟進、全民參與”的信用共建格局;推行“信用+審批”,實行涉企經營許可告知承諾制,12項高頻事項對信用良好企業“一諾即入”。信用融資破解企業困局。依托“信易貸”智慧服務平臺,實現企業注冊、需求發布、融資對接全流程線上服務;創新開展“信用+融資”專項行動,全區2385家企業完成“信易貸”平臺注冊,717家企業進行實名認證,149家企業成功發布融資需求并對接成功,有效解決了企業融資難題。?信用宣傳構建矩陣體系?。在區門戶網站、專欄發布信用動態信息198條,開展“三進三講”活動(進企業講合規、進社區講誠信、進村鎮講治理)15場,舉辦信用修復培訓2場,形成“云端+線下”立體傳播體系,覆蓋人群超萬人次,有效提升企業群眾信用意識,營造良好信用氛圍。
場景創新激活“信用價值”。信用教育融入基層治理?。在柳林鎮、虢王鎮等地試點“信用+鄉村治理”,將鄉村治理、環境衛生、移風易俗等納入村民信用積分,對群眾日常行為表現實施評價積分,并給予相應獎勵;組織入黨積極分子開展信用教育培訓,推動信用理念深入人心,提升公眾守信意識,為基層治理注入新的內涵。信用評價助力信用監管。通過信用風險分類結果與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監管深度融合,對信用較好、風險較低的經營主體,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,減少生產經營影響,對違法失信、風險較高的經營主體,適當提高抽查比例和頻次,依法依規實行嚴管和懲戒。全區2萬余戶經營主體實行差異化分類抽查,實現精準高效監管。?信用應用拓展多元場景?。在行政許可、公共資源配置、市場準入等場景中落實信用承諾制,推進企業經營異常名錄、嚴重違法失信名錄清理,為誠信企業開通“綠色通道”,形成市場主體自治、行業自律、社會監督、政府監管的社會共治格局。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