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專題專欄 > 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|
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市“營商環境突破年”安排部署,鞏固省級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區創建成果,拓寬營商環境監督渠道,渭濱區率先試點探索“政企聯動+部門協同”營商環境監測模式,群策群力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。近期,全市首家營商環境監測點在陜西姜譚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揭牌運行。
一是堅持問題導向,下好優化營商環境“保障棋”。陜西姜譚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集裝備制造、機床工具、傳感器產業等六大專業園區于一體的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,產業高度聚集,既是渭濱經濟發展的主戰場,更是展示營商環境的重要窗口。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執法檢查和座談調研過頻、政企溝通機制有待健全等問題,研究制定《渭濱區營商環境監測點工作制度(試行)》,向開發區內115家企業公布了監督舉報電話,動態收集企業訴求,協調相關部門解決政策落實、行政審批、執法監管、政務服務等方面梗阻難題,為構建多元共治、良性互動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機制提供制度保障。
二是嚴格監督執紀,注入優化營商環境“廉動力”。區紀委監委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政治監督、日常監督、專項監督的重要內容,圍繞推進政府職能轉變、減稅降費、構建親清政商關系、助企紓困政策落實、項目建設等方面強化監督檢查,聚焦企業反映強烈、社會反映普遍的突出問題,綜合運用“組組”協同、“室組”聯動、“室組地企”聯合等監督模式開展監督檢查,實現對企業訴求快速響應、及時督辦,對涉企的問題線索優先處置、及時查辦,以嚴肅執紀問責為營商環境“保駕護航”。
三是政企聯動發展,打出優化營商環境“組合拳”。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,制定《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正負面清單(試行)》,梳理政商交往行為準則15項。梳理匯總6類76項惠企政策,健全區級領導包抓億元以上重點企業,百名服務專員精準服務中小企業機制,對轄區重點項目和重點企業按需開展“點對點”定制服務,暢通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渠道。推行包容審慎監管,出臺《渭濱區工業企業白名單制度》,在“四新經濟”領域率先探索柔性執法,累計實施輕微免罰、首違不罰80余件,減免罰款400余萬元,讓企業增強信心、輕裝上陣、加快發展。